当前位置:首页 >泰州市 >國聯民生誕生 收購民生證券的“小中信”將開啟怎樣新版圖? 正文

國聯民生誕生 收購民生證券的“小中信”將開啟怎樣新版圖?

来源:苦樂不均網   作者:长寿区   时间:2025-07-05 07:29:18
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
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⠠2024年年尾,合並民生證券完成股權過戶。日前,國聯證券公告稱,其證券簡稱將變更為國聯民生。

這意味著,2024年4月國聯證券、民生證券啟動合並,僅僅9個月後,二者合並已經初步完成。

“頗為迅速”,這是受訪人士對二者合並的評價。迅速背後,源於國聯證券、民生證券同屬於無錫市國聯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國聯集團”)旗下,其合並與當前監管導向頗為契合。

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,是券商新一輪並購潮中的一環。如二者一樣的地方券商聯手,是此輪並購潮兩大方向之一,另一個方向則為頭部券商之間的強強聯合,比如和。

國聯集團拿下民生證券控股權,源於2023年3月的競拍。早在收購民生證券之前,2020年,國聯證券曾意圖吸收合並,後不了了之。

如今,成功合並民生證券、變身國聯民生之後,素有“小中信”之稱的國聯證券綜合實力隨之大增。

“這在投行領域的體現最為明顯。投行是國聯證券數年來的重點發力之處,近年來其投行排名雖有提升但始終未能進入行業前二十。然而,投行黑馬民生證券已經成為前十常客。二者合並以後,國聯民生投行業績大概率也將躋身前十。對於國聯證券,這可謂飛躍式提升。”某券商資深人士分析道。

國聯民生誕生

日前,國聯證券發布更名公告,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國聯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;與之相對應,其在A股、H股的證券簡稱,也將由國聯證券變更為國聯民生。

名稱變更,意味著國聯證券、民生證券合並再迎重要進展。

回顧二者合並進程,推進頗為迅速。

2024年4月25日, 國聯證券發布《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停牌公告》,宣布將通過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購民生證券控製權並募集配套資金,正式拉開此次並購重組的大幕。

十餘天後的2024年5月14日,國聯證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並發布複牌公告。

2024年8月8日晚間,收購《草案》發布,國聯證券擬通過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國聯集團、灃泉峪等45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民生證券99.26%股份,並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0億元。

2024年9月27日,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上交所受理。

2024年12月17日,受理不到3個月後,二者合並即獲上交所重組委審核通過,成為新“國九條”後首個過會的券商並購重組項目。

9天後的2024年12月26日,證監會注冊完成。

2024年12月30日,民生證券向國聯證券簽發《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證》並已將國聯證券登記在其股東名冊,國聯證券自當日起成為民生證券控股股東,持有民生證券99.26%股份。

2025年1月13日,國聯證券公告變更證券公司名稱,國聯民生隨之誕生。

二者合並快速推進背後,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監管對於券商合並的鼓勵之態。

根據多位券商資深人士分析,當前監管鼓勵的券商合並方向主要有二,一是頭部券商之間的強強聯合,比如國泰君安+海通證券、+銀河證券、+,此類券商合並後將在全國布局的基礎上更為聚焦國際化,旨在打造一流投行。

另一大方向則是地方中小券商的聯手,此番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的合並即為如此。此類券商將首先服務於地方經濟與集團發展,而後拓展其他業務。

地方中小券商聯手,往往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推動。有券商人士表示,未來除一線城市外,同一省內的券商或將彼此合並、實現業務整合。

從中小券商聯手並購標的來看,實控人為同省、同市政府者可實踐性最大。

除此以外,民企券商,以及總部位於北上廣深、主要股東中國企占比不大的券商,同樣是不錯的並購選擇。但要想合並此類券商需要“多走一步”,首先由地方國資拿下券商控股權,而後再與地方本土券商進行整合。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的合並即屬此類。

2023年3月15日,國聯證券控股股東國聯集團競拍獲得民生證券控股權,使得國聯證券和民生證券擁有相同大股東。在此基礎上,二者合並方得以快速推進。

“小中信”的更多可能

素有“小中信”之稱的國聯證券,變身國聯民生後,其將迎來哪些新機會?

根據受訪人士分析,投行,大概率是其業務版圖拓展最快之處。

2019年7月,具有豐富投行經驗的原中信證券高管葛小波加盟國聯證券,國聯證券隨後加大投行業務投入力度。自此,一些市場人士對國聯證券的業績變化,尤其是投行業績變化頗為關注。

從曆年券商年報投行排名來看,葛小波加入以後,國聯證券投行業績提升效果的確顯著。2019年以前,國聯證券投行鮮少進入行業前45名;自2021年起,其投行排名始終位列行業前30名;2024年中報提升至行業第25名。

然而,根據受訪保代分析,當下一個對投行尚無明顯優勢的券商的並不友好的趨勢日漸凸顯:券商投行馬太效應加劇,伴隨IPO節奏收緊、頭部券商下沉,屬於中小券商投行的業務盤子更小了。這意味著,尚未進入頭部投行之列的券商投行,要想躋身行業前十,難度變得更大。收購一家投行業務已經具備較強行業影響力的腰部券商,被視為快速提升投行排名的高效方式。

民生證券和國金證券,是當前唯二投行業績能夠與頭部券商相匹敵、曾經多次躋身行業前十的腰部券商。2020年,國聯證券曾經意圖收購國金證券,終未成行。民生證券也隨之成為國聯證券並購的最佳之選。

如今,合並民生證券之後,國聯民生的投行實力將大幅提升。

以2024年中報為例,國聯證券投行收入1.69億元,位列第25名;民生證券投行收入4.19億元,排在第12名。二者疊加,國聯民生投行收入達到5.88億元,排至行業第七。以2023年年報、2022年年報數據計算,二者投行業績相加後,排名同樣為行業第七。

如果從IPO業務來看,收購民生證券之後,國聯民生的改善更為明顯。截至2025年1月16日,2024年以來國聯證券未曾保薦新股IPO上市,而民生證券的保薦家數則達到6家,包括1家主板企業()、1家科創板企業()、2家創業板企業(、)、2家北交所企業(、)。其中,北交所企業許昌智能2025年1月16日剛剛完成招股,2025年以來完成招股的企業僅有6家。

“此前,民生證券投行業績徘徊在10名左右,國聯民生誕生後,其投行躋身前十的可能性更大了。合並前,民生證券與國金證券投行不分伯仲,合並後,國聯民生的優勢或相對更大。”受訪保代分析道。

除了投行,由於民生證券的經紀業務、自營業務排名均較國聯證券優勢明顯。相較於合並前的國聯證券,國聯民生經紀業務、自營業務同樣有望實現排名的較大提升。
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2024年中報數據測算,經紀業務方麵,國聯證券位列第43名,合並後的國聯民生將提升至第23名;自營業務方麵,國聯證券排在第44名,合並後的國聯民生將升至第19名。

資管業務方麵,由於國聯證券較民生證券業績更佳,民生證券資管規模相對較小,國聯民生相較於合並前國聯證券的提升並不明顯。

總營收方麵,國聯民生同樣有望較國聯證券實現較大改善。合並以前,2022年年報、2023年年報、2024年中報,國聯證券分別位列行業第43名、第42名、第50名;合並後,國聯民生同期排名分別為第27名、第25名、第27名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浙江省

国内新闻

国际新闻

全网热点